薪酬管理指南针 | 老板们,您关注您公司的薪酬管理了吗?
发布时间:2016-10-15
员工工作不稳定,辞职率高,没有全心全意为了企业而工作,这一点是很多企业及HR们头疼的问题,而建立一个健全的薪酬管理制度能够帮助企业更好的吸纳、激励和保留核心价值人才,所以建立一个健全的企业薪酬制度是每个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在企业的薪酬制度设计过程中,有三个层面的工作需要做:
第一是策略层面的管理,就是要确定整个企业薪资管理的指导思想、原则、方向、重点等;
第二是技术层面的管理,即如何运用技术和工具实现对薪酬体系的搭建,从而解决薪酬的三个公平;
第三是操作层面的管理,即在既定的薪酬体系下的实施操作和日常管理,包括人员定档、薪资统计、发放、晋档等。
在薪酬策略确定前,应逐一地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薪酬设计要达到什么目的?
首先要确定目的,我们到底要通过新的薪酬体系设计达到什么效果?是要奖优罚劣,还是要增加福利、稳定团队?
薪酬设计要遵循什么原则?
我们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是要以岗定新、建立薪级等级体系,还是要打破层级、建立宽幅薪酬?是要拉大差距、鼓励内部竞争,还是要差距适当、增加保障因素?是要以业绩导向,还是以能力导向?等等。
当前的薪酬体系存在什么突出问题?
目前面临的迫切问题是什么,针对这些问题应该有什么样的解决思路?例如:突出问题是薪资水平不合理?关键岗位激励不足?薪资结构僵化?内部不公平严重?明确了问题之后,在接下来的方案设计中,就能够针对性地有所侧重。
我们的薪酬水平应该有多高?
在行业里,我们的薪酬水平处于什么位置?大约处在什么分位上?与竞争对手相比,我们要比他们高还是低(尤其是关键岗位)?高多少?低多少?
我们要重点激励哪些人员?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靠哪些人支撑,应该重点向他们倾斜。对于重点激励的岗位,我们需要什么档次的人才,打算给出什么程度的薪资水平?对他们的激励方式是什么?是否能够起到激励的作用?
我们要重点激励什么?
我们激励员工的什么行为?要业绩,还是能力?要工龄,还是学历?要职称,还是行政级别?企业激励什么,就需要设计什么薪酬元素,体现对这些行为的鼓励,从而有效支持企业战略和文化导向。
10月15-16日中国人民大学苏中兴教授《薪酬理论与管理》公开课将为我们解开以上问题的谜团。
本次课程营造一个关于薪酬管理的宽阔视野,从组织战略以及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讲述薪酬管理的基本原理及其实践之道,争取做到从策略、技术、操作三个层面讲透薪酬管理,帮助企业设计制定合理的薪酬制度,更好的吸纳、激励和保留核心价值人才,帮助人力资源行业的学员们增加职业生涯的发展筹码。苏中兴教授将案例与理论相结合,运用独特的见解给HR们和公司管理者带来一场知识盛宴。
教授简介
苏中兴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系主任,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美国康奈尔大学联合培养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博士
主要社会兼职:
1. 人社部工资福利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组部考评中心专家、多家企事业单位管理顾问、多家国际SSCI期刊审稿人;
2. 中国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代表性人物,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多次在美国管理学会年会(AOM)等国内外顶级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演讲;
3. 将学术研究和管理实践深度结合,常为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提供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服务过的单位包括中组部、教育部、北京市国资委、教工委、中石油等机构集团。内容涉及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组织设计与工作分析、胜任力模型、绩效管理体系设计、薪酬体系设计等;
4. 为中组部司局级干部选学班、企业总裁班、EMBA、HR总监班、EDP班讲授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薪酬管理、绩效管理、企业竞争力与执行力、胜任力模型、培训与开发等课程,学员评价优秀。
课程安排:
上课时间:
10月15日 9:00-12:00,13:30-16:30
10月16日 9:00-12:00,13:30-16:30
上课地点:
烟台市南大街213号市长大厦26层
项目咨询:
课程咨询电话:400-708-7088
公开课
近期新闻